2018年10月,全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诞生,它就是来自柔宇科技的FlexPai柔派。
当时,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发布了一封全员信,强调柔派不是概念、不是展示样品,而是量产的产品。
至少有一点刘自鸿没有说错,“历史会证明,柔派的诞生将开启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六年后,也就是2024年12月。
深圳龙岗区12.3亿的柔宇厂房流拍。
在柔宇发布折叠屏手机的第二年,华为、三星、小米等手机厂商相继上市了自家的折叠屏手机。
如果说,柔宇的FlexPai柔派更像是一个炫技产品,那么这些后来者的折叠屏手机更趋向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当下折叠屏手机要求更轻薄化、形态更多元化,而在生态融合也会要求能与更多的终端实现协同。
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284万台,同比增长53.1%。
具体份额上,华为几乎一家独大,市场份额达到了76.6%,而荣耀、OPPO、三星、小米等厂商的份额均不足两位数。
再看一下折叠屏手机的全球市场情况。
全球市场来看基本上是华为、三星轮流做老大。
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80万部,华为以31.2%的市场份额登上榜首,而三星退居第二,占比26.7%。
虽然其余厂商也偶有亮眼表现,但短时间内很难对三星、华为两大巨头造成威胁。
但这一格局,很有可能在2026年发生改变。
原因就是苹果的入局。
5 月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发文称,2026年下半年,苹果的折叠屏要来了。
郭明錤指出,2025年下半年,苹果的产品发布会照常。但到了2026年之后很有可能有大的变化,而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就是中国市场。
他为什么会作出如此判断呢?
郭明錤分析,苹果的竞争对手基本都是在上半年推出旗舰手机,而这时候的苹果并没有新产品应对,这就导致苹果在上半年存在“营销空白期”,而苹果希望填补这一空白。
当然他并没有明确指出,苹果出折叠屏手机是为了应对中国手机品牌的竞争。
但事实确实如此。
如今无论是哪一家国产手机品牌推出折叠屏手机,价格一定是略高于旗舰机的,也就是他们一定会把价格放在600美元甚至更高的赛道上面去。
这一赛道可是苹果的主场,所以从根本上来看厂商出折叠屏产品对标就是苹果。
事实上,国产手机厂商通过折叠形态上提供差异化的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部分苹果老用户。
换一句大白话来讲,折叠屏手机是吸引iPone用户的一个偏门,国产手机厂商以及三星寻求增量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以中国市场为例。
IDC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的份额数据,虽然苹果也挤进了前五,但它也是前五中唯一份额出现同比下滑的手机厂商。
大家细想一下苹果手机如今在中国市场的现状。
华为一年两次重击,一次旗舰发布,一次折叠发布;
AI还迟迟不能落地;
其余厂商除了在折叠上持续跟以外,竟然还搞起了“苹果适配”,进一步撬动苹果用户……
折叠屏手机产品已经走进苹果的视野,至少在中国市场是拿来应对华为等竞争对手的刚需产品。
最后再说一下苹果的折叠屏手机。
N久以前就有类似的结论,什么“苹果不会造折叠屏这种LJ产品”、“苹果看不上这了LOW的技术”、“苹果爱惜自己的羽毛”……
这是很多果粉的潜台词。
但在小编看来,就如同搞了十几年的基带和放弃的汽车业务一样,苹果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刻,其次苹果的优先级一定是需求、市场……
如果苹果看不上,也不会早早的搞一堆的折叠专利。
这一次苹果入场就一定能把“折痕”彻底消除?
我看未必。
屏幕的供应链也大抵是中国这一堆一块的供应链。
当然,这时候苹果入局其实并不晚,折叠屏手机市场还在爬坡期,消费者对于折叠屏手机的认知度已经提高,也正需要苹果这种具备号召力的品牌来再次提升折叠屏手机的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推动市场规模增长。
小编相信苹果的入局也绝非简单的折叠产品迭代,对于中国手机厂商们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从原本的炫技产品到如今的次主流,在到华为渐渐将其变为“生产力工具”,其实折叠屏手机一直在快速发展,只是很多人对其的认知仍停留“听说”。
接下来的折叠屏手机市场的胜负手一定不会在铰链折痕或屏幕等零部件上,因为这些东西基本都是“通用”的。
未来折叠屏手机市场的竞争核心,或许会聚焦于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完善。
以华为为例,鸿蒙系统凭借其强大的分布式能力,让折叠屏手机与华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实现无缝协同,极大拓展了折叠屏手机的应用场景。
苹果一旦入局折叠屏市场,其基于 iOS 系统构建的生态体系,以及与 Mac、iPad、Apple Watch 等设备的深度融合,无疑也将成为其有力的竞争武器。
苹果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群体和丰富的应用资源,若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折叠屏手机打造专属的应用生态,将为用户带来独特且流畅的使用体验。
折叠屏手机市场也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新的交互方式都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涌现,为折叠屏手机带来全新的变革。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折叠屏手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深化,从最初对新奇形态的追求,逐渐转变为对性能、体验、品质的全面考量。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苹果的入局必将掀起新一轮的竞争热潮,而华为、三星等现有厂商也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经验积极应对挑战。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更多的竞争意味着会有更多创新的产品、更优质的体验以及更合理的价格。
折叠屏手机市场的精彩大剧,才刚刚拉开帷幕,接下来就要看国产厂商们如何应对了。